六月吉祥物去背.png 外感四大法推坎宮無文字.jpg

     您曾經想像過這樣的經驗嗎?如果有一天,您獨自一人隻身前往一個陌生的國度,不會說當地的語言,不知道東南西北,也無法解決最基本的人生五大事:吃喝拉撒睡。這感覺應該很焦慮恐慌吧?!此時,如果出現了一個友善的人,用他能想到的各種方法,設法與你溝通,幫助你完成基本的生活大小事,想必這個人在您接下來的生活當中,一定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角色。

 

         人類的寶寶剛剛來到這個星球時,所面對的狀況比起前面敘述的,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當中,人類的寶寶在剛剛出生時,只能算是一個「半成品」,因為人類要面對非常複雜的未來環境,比起其他的動物,人類大腦需要更多時間才能發育成熟,身體更是牙不尖爪不利,和其他動物相較,有著更長的「嬰幼兒」期(也就是準備期),如果沒有獲得有經驗的「人類前輩」保護和引導,很容易就在生存的殘酷挑戰當中敗下陣來,而這個「人類前輩」在大多數的情形之下,當然就是和孩子共同生活的爸爸媽媽了。

baby crying.jpeg

        人類因為沒有獵食動物的身體優勢,速度又比不上大多數的其他動物,為了能最大化生存機會,一直以來都過著群居生活。在群居的生活方式當中,溝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從來沒有一個人類可以完全離群索居過日子,一個完全與他人孤立的人,會在心理上產生崩解,否則漂流到荒島的魯冰遜,也不會非得用籃球製作一個「星期五」作為溝通的朋友了。這樣代代演化的人類基因,讓溝通變成人類嬰兒一出生就擁有的能力,和很多其他群居的動物一樣,和社群當中的其他個體溝通,是人類這種生物的本能。

魯冰遜.jpeg

         但是,因為這個「半成品」在很多因素的未成熟之下,溝通的方式比起人類的成人,有限多了,他們無法使用成人所習慣使用的口說語言來溝通,只能使用相對比較「原始」的方式溝通,包含聲音、表情、眼神….等等。但是他們來到這個陌生星球的焦慮不安全感,卻是真實的存在,所以如果家長們刻意忽略,或是不回應人類嬰兒所發出來的原始溝通訊息(哭、笑、眼神尋求對焦…等),嬰幼兒就像是迷失在陌生城市的旅人,可能失去和他人建立重要關係的能力。

 

        爸爸媽媽在這個嬰幼兒慢慢建立獨立能力的時期,扮演支持和引導的角色是很重要的,一開始可能像是陌生旅人所碰上的,星球上第一個友善的人,不見得能立刻讀懂這位親密陌生人的溝通語言,但是因為嬰幼兒所使用的語言是非常本能原始的,爸爸媽媽只要靜下心,暫時拋開網路上的各種親職教戰守則,用同理心感受一下嬰幼兒的喜、怒、哀、樂情緒,造物者的巧妙設計,一定會讓爸爸媽媽漸漸地「讀懂」或是「解讀」寶寶所發出來的原始溝通線索。當然,有些爸媽需要花比其他爸媽更長的時間和更大的努力,才能理解寶寶的溝通線索,有些寶寶也比其他的寶寶,溝通的方式更激烈、更原始,但是這種溝通是未來更成熟溝通形式的基礎,也是過渡,寶寶必須從這一些互動經驗當中學會,原來他們的「溝通」是有意義和力量的,才會有機會「升級」成為下一個階段的成熟溝通。所以,即使一些新手父母,在面對新生兒的時候,可能會顯得手忙腳亂,也常常會誤解寶寶的溝通。但是,持續不斷的努力是這時候的重點,任何一段新關係都會有所謂的磨合期,基於親子關係是人類所有關係的基礎,這個磨合期是值得的投資。

baby communicate.jpeg

 

        在這個寶寶溝通尚未成熟,爸爸媽媽也還在摸索寶寶溝通線索的「磨合期」,豐富的觸覺輸入往往是這個階段幫助這個愛戀關係開展和升級的好方法,觸覺的需求來自哺乳類的本能,幾乎所有的哺乳類,特別在懷孕生產和育兒的階段,都會有很多本能的舔舐行為,動物學家都表示這是他們個體之間建立關係的重要行為,而建立關係就是一種基礎的溝通。人類雖然不會舔拭自己的幼兒,但是已經演化出其他哺乳類動物都沒有的雙手,共同群居社會當中的個體之間,一直都有一些本能性的觸覺行為,像是當別人沮喪時拍拍肩膀、當表達情感時給予擁抱、當身體不適時輕撫受傷的部位,人類一直都是一種高度渴求觸覺經驗的物種,觸覺也是人類最社會性的感官,沒有人可以失去觸覺的互動,而還能夠繼續健康的存在,所以越是生命早期獲得的觸覺經驗,越影響人生其他階段的溝通習慣、方式和能力。正面的觸覺經驗越豐富的嬰幼兒,會比較樂意與他們互動,會比較快樂、會擁有比較正向的情緒、未來在自己的人生當中比較有能力和他人建立長期的關係、也會有更高的可能對自己的後代產生親職照護行為,這一些因為豐富而正向的早期觸覺經驗產生的影響,都和人類的溝通能力有關係。

BABY MASSAGE1.jpeg

 

        觸覺和嬰幼兒溝通的另外一個強烈的連結發生在大腦的部位,人類嬰幼兒的腦在出生的時候尚未完全成熟,尤其在所謂的「大腦」的部位,非常仰賴生命前幾年(【人初千日】階段)的生命經驗,建立大腦的成熟度和整合能力。大腦的最上方有一個稱為「頂葉皮質區(parietal lobe)」的部位,這個部位有個重要的功能就是負責接收和解度由身體、骨骼、皮膚…. 等等部位傳遞來的觸覺和運動(動作)覺訊息。用想像力來描述,就是當身體接受到撫觸經驗的瞬間,神經會傳送數以億計的電脈衝到這個區域,提供它進一步發展的「能量」。有趣的是,這個頂葉皮質區也是人類語言能力的重要主管部位,所以這個人類有機體的安排可能是:「觸覺」的本能活化「溝通」的動機,藉以加速「語言」工具的獲得和應用。這樣的整合過程在【人初千日】階段的腦部發展黃金期顯得格外重要。來自爸媽的溫柔撫觸不但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形塑孩子的人際關係基礎,更深化溝通能力,奠定語言發展的「基礎建設」。這是人類個體之間建立「共舞(entrainment) 關係的不可或缺步驟。

brain1.jpeg

        當嬰幼兒因為這個溝通的過程,和親近的人建立起基本的關係,也感受到溝通的力量和功能,再伴隨著其他領域的漸漸成熟,就會有更進一步溝通工具的需求產生了。人類並非世界上唯一擁有溝通能力的動物,很多其他自然界的生物,都會使用不同的方式溝通,像是鯨魚會發出獨特的聲波溝通、蜜蜂會跳獨特的舞蹈進行授粉….等。但是人類卻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口語語言」的生物。這表示人類慣用的口語語言,並不是唯一的溝通工具和方式,在人類的寶寶有能力發出複雜的「口語語言」之前,是擁有學習和應用比原始的「聲音」、「表情」、和「眼神」更成熟一點點的溝通工具的。這個工具就是「姿勢」。

whale.jpeg       

       人類本能地從出生就會使用姿勢來進行表達和溝通,這些原始型態的姿勢溝通包含了開心就手舞足蹈,生氣憤怒就拱曲身體…等,但是因為人類有演化比較複雜的雙手,比起其他的物種,天生的就有能夠產生更精細姿勢的潛能,隨著動作發展和認知發展的逐漸成熟,這一些比較精細的動作就會越來越具備「溝通」的功能,讓人類表達各種概念。一些幾乎不需要學習就會產生的細緻姿勢溝通包含了:「拍手」表示開心、「用手指物」表示需求….等。當然也會因為嬰幼兒和成人的各種社會互動經驗,學會一些成人有意或是無意間教授的「姿勢」溝通,像是「揮手道再見」、「點頭表示謝意」….等。這一些開始具備明顯語言性質的姿勢溝通方式,已經開始充滿了文化的特色,就像各個國家區域所使用的「口說語言」一樣,彼此可能差異很大,但是在應用於「溝通」這個目的上卻是全球性的通則。

baby wave byebye.jpeg

        其實人類的姿勢溝通被應用為「語言」已經有非常久遠的歷史,想像一下,如果一個人一生下來就不具備聲音,但是想要跟身邊的人溝通概念,是不是就會很自然地用身體的動作,來表達各種意思呢?這個觀念早在西元前五世紀,著名的柏拉圖克拉魯底對話錄(Plato’s Cratylus)中,就由秘書為柏拉圖記載下來。一般被視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手語」文字紀錄。當然,以比例來說, 「口語語言」學習比較不便的族群,以聾人為大宗,所以相對的擁有豐富「手語」文化資產的族群通常就是聾人族群。幾乎所有的手語一開始都是屬於「自然手語」,也就是和人類嬰幼兒會本能應用的簡單姿勢很類似的「自發性」手語和意象簡單明瞭,很容易被共同文化下的其他人解讀的「自然手語」手勢。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加上每個人都有和他們溝通的需求使然,這一些「自然手語」也慢慢地產生更有結構的,更類似口說語言架構的「標準化」手語,雖然這個「標準化」仍然有很大的地理性差異。這是一個很自然的人類互動的結果,也再次反映了人類需要彼此溝通的需求。

柏拉圖.jpeg

 

        人類的嬰幼兒在「人初千日」的階段,因為部分生理性的限制,使得要立刻使用口語語言來進行溝通有一定的困難程度,但是認知能力的漸漸成熟,又讓嬰幼兒開始想要溝通更多相對複雜的概念,這個時候就對於嬰幼兒的情緒能力和社會互動能力產生極大的挑戰,也會讓爸爸媽媽常常處在不知所措的挫折焦慮感當中。想像一下當你試圖用唇語或是比手畫腳和另一個人溝通,對方卻怎麼也「看」不懂你的話語,你又受限不能使用別的方式時,那個感覺就和嬰幼兒的處境差可比擬。所幸,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語言學家發現,在【人初千日】階段的嬰幼兒,是學習「有系統」的姿勢語言的黃金時期。不管是「口說語言」或是「姿勢語言」,都和「觸覺」與「(運動)動作」一樣,由大腦的頂葉皮質區所主管,雖然幾乎所有的嬰幼兒都擁有不需要教就會自發產生的自然姿勢語言(用手指物、拍手叫好…等),也很容易學會一些從社會互動經驗學來的自然姿勢語言(揮手再見、點頭道謝…等),但是進一步應用結構更完整的「手語」和寶寶互動,對於寶寶的溝通和語言能力是非常有助益的,同時也能促進其他各方面的發展。

人初千日logo去背.png

 

        所以,表面上看起來,【寶寶按摩】和【寶寶手語】似乎是兩個彼此獨立,不甚相關的主題,但是如果從溝通的的角度來分析,卻是密不可分,都是溝通的重要階段和方式,尤其放在【人初千日】階段的腦部發展黃金期的架構下,更是人類嬰幼兒和身邊重要的人,在共舞關係建立上不可或缺的一塊。

 

作者:鄭宜珉

CBM母嬰按摩聯盟講師
BSS 寶寶音樂手語講師

NUTURER新新寶母【人初千日】平台召集人
鄭宜珉修圖 小.jpg

arrow
arrow

    新新寶母 Nu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