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7年11月期刊  p1.jpg

       「寶寶吃太少」、「要讓寶寶定時定量很困難」、「寶寶飲食不均衡」…..以上這些是您身為爸媽的困擾嗎?面對教養工作當中最基本的「吃」的問題,很多的爸爸媽媽還是擁有無數的疑問,究竟該讓寶寶如何吃才是「最恰當」的方式,其實困擾著無數的爸媽們。

      「吃」是我們人類要維持自己這個有機體運作不能或缺的一件事情,「吃」也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和情感意涵在裡面,現代爸媽面對了越來越複雜的飲食問題,所以該給孩子「吃」什麼,以及怎麼「吃」就變成了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在遠古時代的人類,要「吃」什麼,以及何時「吃」從來都不是一個有機會探討的議題,因為在一個食物匱乏,保存也不易的年代裡,人類和動物在「吃」這一件事情上非常的類似,「吃」通常都是應付身體飢餓感的一種基本機制,但是,隨著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加上文明的進展,人類在「吃」的這一件事情上,越來越依賴外來權威的資訊,像是哪些食物才是所謂的「均衡飲食」比例,幾個小時進食一次才是「定時定量」,什麼時候狀態「該吃什麼食物」…..等等,也相對的越來越忽略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

        這種忽視「自己身體的聲音」的現象,在爸媽面對嬰幼兒的飲食上面,更為明顯。嬰幼兒因為表達能力有限,家長也覺得嬰幼兒不成熟,所以,往往習慣在嬰幼兒的飲食選項方面,表現強烈主觀介入的方式,雖然是以「愛」之名,卻也錯失了引導嬰幼兒傾聽自己身體聲音的機會。身為現代社會一員的我們,和過去的人類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食物的社會,這些食物不管健康與否,不管均衡與否,都天天在對著我們誘惑和招手,即使是成人,也面對很艱困的飲食挑戰,各種飲食失調的狀況,過度進食、情緒性厭食、失衡飲食、垃圾食物….也威脅著我們的健康。

        所以,如果我們沒有從小,給予嬰幼兒一個可以遵循的,高度覺知的飲食指引,即使從小由家長施予嬰幼兒嚴格的飲食控制,在孩子漸漸長大,面對難以抗拒和判斷的飲食誘惑時,仍然可能陷於「吃」的危機。因為人的一生,都會和「吃」息息相關,「吃」的教育可以說是一個最重要的生活教育。

        寶寶從一出生開始,到開始食用副食品這一段期間,最主要的食物來源,不外乎母乳和配方奶,在這個飲食第一階段,父母親可以「觀察」並「紀錄」寶寶每天的攝取量(每次吸吮時間長短、刻度上顯示的奶量…等等),但是這一些觀察紀錄,僅適合作為了解寶寶大致食量的參考值,並無需當成「定時定量」的標準,嬰幼兒必須自己從一次一次「吃」的經驗當中,感受飢餓和飽足帶給身體的感受,他們不只是被動的「被餵食」,而是開始慢慢的主動參與「吃」的過程,特別是這個階段的嬰幼兒,哺乳的經驗不單單是滿足生理上「營養吸收」的需要,更是吸吮經驗的滿足,和心理需求的的滿足,仍以乳汁為唯一食物來源階段的嬰幼兒,也需要一點時間學習自己身體的感覺,加上嬰幼兒時期孩子的成長模式,並不是穩定的線性發展,通常會有一些「成長爆發期(growth spurt )」的間歇性出現,過度嚴格想要訓練嬰幼兒定時定量,會讓進食經驗變成一種外來被動的,非自發性的經驗,嬰幼兒失去依據自己身體的感受而下意識決定攝取多少食物的第一手經驗,容易在成年之後,產生對於飲食失去主導權的生、心理相關行為,像是過度進食,或是特定強迫性的進食習慣..等等,其實多數定時定量的理論基礎,來自食物在腸胃當中所需要的消化時間的相關研究,以及近代對於生理時鐘機制的認識和了解,雖然被現代人普遍的接受,但是每個寶寶活動量不同,每個寶寶體型不同,每個寶寶成長爆發模式不同,在沒有進行仔細的個別觀察與記錄之前,就依據一般性的研究,嚴格的執行定時定量其實一點都沒有必要性,反之,依據敏銳的觀察和系統性的紀錄,讓寶寶主動決定吃的頻率、時間、和份量,反而是讓寶寶的身體訊息明確帶領寶寶的好方法。

        當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時,通常更是爸媽被滿天飛的資訊弄得更焦慮和困惑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其實在「吃」的這個主題上,可以有更主動的學習經驗,此時,讓孩子學習良好的進食習慣、學習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學習健康衛生的食用方式…等等自然都是爸媽們關切的主題,但是,其實更重要的,卻是幫助孩子開始注意「身體發出來的訊息」。

       對於會關切「該給孩子吃什麼副食品」這個主題的爸媽們來說,目前所面對的生活環境,都不是食物缺乏,而是食物過量充斥,偏偏又良莠不齊的環境,這樣的家長們,即使身為成人,也每天面對很多跟「吃」有關的誘惑和爭戰,常常不小心就忽略飽足訊息而過量飲食,或是為了減重刻意忍耐飢餓的身體訊息,也常常為了口腹之慾,吃進很多不適當的食物,但是面對嬰幼兒該怎麼吃,爸媽們卻很容易把這個主題和自己的飲食經驗做非理性的過度切割,遺忘了現在的孩子怎麼吃,就奠定了他未來飲食習慣的基礎。

         因此,比較理性一點的方法,也是我們可以試著引導孩子學習的方式,就是用明確的語句問孩子:「你的肚子有什麼感覺?」以及「你的嘴巴有什麼感覺?」這樣的問句可以引導孩子對於身體的覺知,感覺「吃」的行為是同時處理飢餓和飽足感,以及滿足口腔味覺與口感探索的愉悅,雖然一開始,年幼的小寶寶有限的語言能力並不能完全理解這兩個問題的意義,也不見得能精準回答。但是這兩個問題其實不但能夠引導孩子,也能同步引導爸媽自己在備食方面,為自己解惑的過程,畢竟在孩子獨立之前,會有非常多年必須完全或是部分依賴爸媽,為自己準備食物,當爸爸媽媽從寶寶開始食用副食品階段(也常被稱為離乳準備食品)就不斷的問寶寶這個問題,就可以讓自己從一些網路的副食品學派當中解放出來,以孩子的各種反應來決定和調整副食品的選項和進食方式,過程當中爸爸媽媽也在進行一種有回饋的雙向學習。

        飲食自古以來就包含了很多文化的因素在裡面,這些文化的因素包含食器的使用(筷子、刀叉、手抓、淺盤、深碗….),進食的方式(一人一份套餐、全家一起享用桌菜….),食物的種類(米飯、粥麵、薯泥、熱食、冷品…),人類的寶寶處在特定的文化當中,很自然地就會潛移默化,受到特定飲食文化的影響,近年來因為網路的普及,和全球文化的充分交流,飲食文化也顯得越來越融合,不過仍然擁有各種在地的文化特色,孩子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參與用餐的過程,也是引導孩子慢慢的融入這一種飲食文化,即使是成人,我們也看過很多飲食習慣的巨大差異,這些飲食習慣有很多是來自於他們小時候的養成,當然也有一些是來自於後來長大後受到的影響,所以家長依據特定網路學派堅持給孩子什麼樣的副食品進食方式,其實並不一定切實際,對孩子也可能是有害無益的,因為如果孩子沒有在從小到大不斷的進食經驗當中,「主動」的參與這個飲食決定的過程,飲食變成了一個單純「被動」的經驗值,就錯失了許多的學習經驗。

       另外,這一些從小的飲食習慣部分也可能成為潛意識,如果從小一直缺乏良好的飲食教育,特別在遭遇到生活的重大壓力時,就很容易轉變成各種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的症狀,產生各種以食物為慰藉出口的爆食行為,或是嚴重影響健康的厭食行為,這也是現代科學家花了很多心力試圖深入了解的身心理問題。

        然而,很多爸媽都誤會了,以為所謂的「良好飲食教育」是嚴格的從小控制孩子飲食的定時定量、包含該吃哪些均衡健康的飲食,如同前面所說的,當孩子慢慢長大,必須自己面對龐大的飲食選擇和誘惑,小時候被嚴格規範的飲食習慣,不見得能夠繼續保持,世界飲食文化也會改變,不可能永遠維持和小時候一模一樣的環境,所以,所謂的「良好飲食教育」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有意識地聽見自己身體的聲音,感受飲食對自己的身體產生的作用,不管是基本的飽足感、口慾滿足感、口感探索…等,或是更進一步的飲食帶來的能量感、腸胃清濁感….等等。一剛開始孩子可能不見得能明確了解,但是「民以食為天」的天性,就會讓孩子漸漸地建立這樣子的學習了。更具體的方法包含了以下這些方法,或是更多符合相同原則的方法:

  1. 常常問孩子:「你的肚子有什麼感覺?」「你的嘴巴有什麼感覺?」並且給予正向回饋,或是協助孩子使用簡單的形容詞加以形容。
  2. 儘量讓孩子參與備食的過程,讓孩子了解食物樣貌變化的過程,擁有更多主動感。
  3. 多使用繪本、實地旅遊等方式讓孩子了解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
  4. 讓孩子和成人同桌共食,感受該飲食文化當中的用餐氣氛。
  5. 多讓孩子自己主動進食,掌握進食的成就感。
  6. 不過度強迫孩子進食特定食物或是特定的食物量,因為「均衡飲食」和「定時定量」應該是由孩子慢慢從認識自己身體的需求後,主動建立起來的一個習慣,即使小時候因為被強迫而如此做了,也不見得能夠持續到成年期,因此,溫和的引導是正向的,但是為了這個標準而強迫孩子就完全沒有必要。
  7.  避免在孩子的環境當中,出現太多不當的飲食誘惑,像是糖果餅乾,或是在非飲食時間內到處可以看得到的食物。
  8. 爸媽減少過度的信仰特定「副食品派別」,畢竟每個孩子都沒有閱讀過這些派別,更不會依照派別當中的敘述產生固定的飲食行為,爸媽的細微觀察和相信孩子的能力,並且彈性調整是最能幫助孩子一起加入飲食學習過程的做法。
  9. 不同的文化下,針對不同的成人食材,也會有不同切磨的習慣,或是不同的軟硬度烹調過程,所以對於孩子的食物進行切磨或是調整軟硬度應該是很自然的方式,可以簡單依據孩子口腔咀嚼能力的發展,進行適當程度的切磨和烹調,但是並不需要過度進行。
  10. 把玩食物一向是孩子學習的一個重要過程,除了準備所謂的「手指食物」之外,讓孩子能把玩嘗試未經特別備食的食物原形(水果、蔬菜…等)也是很重要的飲食教育一環,不過不需要過度把這個把玩過程和孩子是否進食這些食物混為一談。

          吃,在人類的歷史上,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沒有任何一個人,或是任何一個團體,可以決定或是主掌怎麼吃才是正確的,寶寶的吃更是大學問,也沒有任何一個爸爸媽媽能找出「完美的」吃的方法,唯有讓孩子自己感受自己和食物之間的關係,才能幫助他們在漫長的「吃的人生」當中,找出比較適合自己的飲食內容和方式,也才能具備更多彈性和學習能力,因應不斷更新的飲食文化,和未來生命當中會參與他人生的其他人(朋友、未來的配偶、孩子)飲食的習慣。

       身為成人的您,也曾經真心地傾聽過自己身體的聲音嗎?下一次用餐時,也一起來問問自己的肚子和嘴巴:「嘿,你們覺得怎麼樣?」吧!!

作者介紹:鄭宜珉

  •   教育部大專院校講師
  •   台灣國際嬰幼兒教育保育發展促進會理事長
  •   NUTURER新新寶母平台召集人
  •   金色鑰匙親子魔法屋股份有限公司教學總監
  • NBF 寶寶天然副食品設計與實作講師

 

arrow
arrow

    新新寶母 Nu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