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音樂手語11  

各位哈奇樂早教講堂的聽眾、以及關心孩子教養議題的家長們、大家晚安,我是林燕玲,英文名字叫做Elsa。我在台灣新新寶母推廣中心,是親子課、教保人員課程的老師。我教學的主題包含:寶寶音樂手語和嬰幼兒按摩。今天晚上很高興再一次來到這裡和大家交流!

在讀懂寶寶的話講堂當中,我們了解到了家裡可愛的寶貝在開始開口說話之前, 會經歷一段所謂的“非口語溝通階段”,包括了經歷只有用最原始的哭泣來做溝通的階段。之後,孩子的生理、認知、社會情感經驗更進步了,他們增加哪些非口語溝通行為呢?最明顯的例子是, 這個時期的寶寶會用揮揮手來表達再見、點點頭表達謝謝了,這就是我們所說進入「手勢型溝通」了。這樣手勢型的溝通對我們跟寶寶開始進行溝通時, 有什麼我們能夠運用的地方,讓彼此更加了解對方呢?這個時候的寶寶,他知道了要讓周遭的大人們懂得心意,除了發出哭聲之外呢,還能夠用已經發展、越來越靈活的手部肌肉,指向想要去的方向、想要得到的那個東西的方向、也知道什麼情況之下揮揮手、點點頭可以跟大人們溝通。在生理構造上面,普遍來說手部肌肉在粗動作、細動作已經比前幾個月進步很多了。口語功能也慢慢進步到會咿咿呀呀發出無意義的聲音,時常會看到聽到寶寶一邊在揮舞著小手、一邊忙著在「講話」的可愛模樣。

        關於嬰幼兒早期溝通方式的研究,從十八世紀開始就萌芽, 當時的語言學史料,就發現用手勢來進行溝通的寶寶, 語言發展的時程, 比起用嘴巴說話的寶寶要早得多。一直到了這個世紀初, 美國的兩位兒童研究人員更提出了重要的跨領域發表。這兩位女士分別是Linda Acredolo Susan Goodwyn,她們的什麼研究在我們和寶寶溝通這件事情上這麼受惠呢?LindaSusan兩位語言學家經歷了長達八年的研究追蹤,她們針對10011個月大、聽人家庭的寶寶和父母進行研究。針對100位兒童, 進行寶寶手語的研究, 並且11個月開始追蹤到8歲,結果有幾項非常有趣、顯著的差異產生:兩歲階段這群寶寶有大約兩歲半的口語能力。而且明顯能夠組織較長的語句。比沒有使用寶寶手語的孩子有超過三個月以上的語言優勢。三歲大的寶寶有將近四歲寶寶的口語能力。而到了八歲時期接受智力測驗的積分也優於同儕,平均超越了12積分。

音樂手語9  

 

因此可以從這個質量具足的研究中得出三個重要的研究結論:
1.使用寶寶手語使親子之間的挫折感較低、較為親密
2.口語發展優於沒有接觸手語的孩子、而且字彙量大
3.有接觸手語的孩子在智商測驗當中,有較好的測驗表現

 

LindaSusan會開啟這項研究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我想在這裡跟大家分享:Linda的女兒在一歲的時候,自己開始創造有意義的溝通手勢,有一天她看到花園裡的花,很自然地去拿起來在鼻子邊聞一聞。她也會在要表達什麼東西很大的時候呢把肩膀打得很開。Linda發現這個很有趣的現象,原來才一歲的寶寶還不開口講話, 但是已經會自己創造出很多有意思的手勢。接著LindaSusan一起,決定把女兒生活裡感興趣的東西用有系統的方式引導她,教會她能夠用象徵的手勢, 加上說話的學習來促進語言的發展。這就是寶寶手語最一開始的雛形了!

 

這樣的研究在教育保育的領域當中漸漸受到重視,擴展到英美各地區。延伸擴展的學習效應呢,到目前已經有許多以推廣「嬰幼兒手語」作為主要目標的組織和教學單位,其中更包括特殊需求兒童的語言治療。世界各國因此漸漸注意到嬰幼兒手語的發展,以及發現寶寶手語對於親子、主要照顧者的幫助非常的顯著,於是應用的家庭越來越多、也推向國際之間了,多數家庭仍然以研究當時的美式手語American Sign Language ASL為基礎,部份開始應用各國國內通用的手語。許多嬰幼兒手語的推廣也非常鼓勵爸爸媽媽留意寶寶的自發性手勢,這樣一來增加了更多溝通的樂趣。

寶寶音樂手語親子班0724

我剛剛提到了這個研究的對象是針對「聽人」家庭的寶寶,什麼是聽人家庭呢?我想簡單的來做一個說明,聽人與聾人是兩群以聽力狀況來分別的族群,在文化上面各自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一般我們稱擁有完整聽力的人為「聽人」,那麼聽力程度不完全或者失去聽力的人呢,國際之間普遍就稱這個族群為「聾人」。寶寶手語呢,是在經過對聾人族群的寶寶,他們學習語言的過程進行研究之後,一直發展到我剛剛所提到:針對聽人寶寶使用手語作為早期溝通工具的研究,這些都是語言學家、兒童發展學家關心的議題。

 

寶寶手語就這樣子開始,把聾人族群溝通所使用的手語,最一開始的基礎就是美式手語ASL,整理出寶寶生活當中, 使用上頻率比較高的字詞,家長邊打手語、邊說話,這樣的方式來開啟和寶寶早期溝通的經驗。

 

爸爸媽媽接下來會常常聽到我說ASL,就是指美國聾人社會使用的手語語言之一喔,這裡有一個小小的額外的常識也跟大家分享:美國聾人其實不只用ASL這一種手語語言、還有別的手語語言並行的。這個概念跟我們說話用口語語言有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各個國家的人擁有各自的語言系統,比如說我們知道英國人說英語、美國人用美語、日本人講日語那樣子,而且一個語言裡頭也有各地不同的方言,手語也是一樣的道理呦!

我們把嬰幼兒手語的歷史跟研究發展都這麼深入的了解一番了呦!那接下來我們要進入實際運用的這個層面囉!我剛剛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使用方式,我想就從這個方式延伸出來了解怎麼樣實際運用在寶寶的生活當中,這個方式就是「邊說邊打手語」。舉例來說:我們生活中常見到家裡有養可愛的狗狗,狗狗就是一個孩子生活當中很常見,我們會很常提到,這種使用頻率很高的人事物,會讓寶寶很有動機想要學會歐!那我們就來一起打打看寶寶手語的「狗」怎麼比呦。大家跟我一起,不管你的慣用手是左手或者右手,都可以,用單手的手掌自然垂下、拍拍你自己側邊的臀部靠近大腿的位置。這就是「狗」的寶寶手語。如果你們家有養狗狗、或者寶寶有特別喜歡的狗狗玩偶,等一下你就可以教他「狗」的手語呦!在實際的使用上,我們打寶寶手語給孩子們看的時候呢,盡量能夠越靠近孩子的視線範圍,才能夠真正吸引他的目光,而我們在說話的時候呢,寶寶還可以跟我們邊說話的嘴型同步,同時觀察到我們在說也在打手語呦!那我們知道孩子個頭都小小的,我們站著打「狗」這個手語的時候呢,手一邊動作口一邊說,因為我們站著,所以這個距離對孩子來講是有一點遠的呦,所以啊,我們在打狗狗的手語的時候,大人可以蹲下來,讓孩子注意到實際上的那隻狗狗或者狗狗玩偶,然後呢我們一邊說「這是你最喜歡的狗狗耶」,一邊蹲著拍打自己的側邊大腿,這時候孩子的視線被我們很友善的縮小在他很容易觀察到的範圍裡面了呦!

831微信照片_4994

這是一個很重要、幫助早期溝通能夠成功的一個步驟,那就是,使用寶寶手語的時候,靠近自己的臉部、讓孩子容易的觀察到我們的動作姿勢和說話的嘴型。那我們接下來一定要多認識一個也很常見的家庭寵物,我們要來學「貓」的手語,我們把雙手伸出來,雙掌打開,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碰在一起、右手也一樣,然後好像貓咪在抓鬍鬚那樣子,從我們的嘴邊,捏出貓咪的鬍鬚來。這就是「貓」的寶寶手語了!是不是很容易、非常符合我們的自然邏輯呢!每次教到貓咪的手語,我們一定會搭配一首孩子很常聽到的兒歌叫做小花貓。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會一起唱呢?喵喵~小花貓,喵喵~小花貓,快來吃飯,快來吃飯,快來這裡,有一條魚。謝謝,謝謝小小姊姊,喵喵喵喵喵~  

831微信照片_8698       你可以邊唱這首歌的時候,只要唱到「喵喵~小花貓」的時候就打貓咪的手語嗎?這就是非常完整的邊唱邊玩寶寶手語的示範歐!爸爸媽媽已經把貓咪學起來了對不對,那我們現在多學一個小花貓歌曲裡面的動物吧,是什麼呢?是魚。來,我們把雙手合掌,指尖朝前,好像魚兒在游泳那樣向前游出去,這就是「魚fish」的寶寶手語。大家再試一次看看,魚fish。非常好記好學的寶寶手語是不是呢?那下次我們在唱小花貓的時候,對到歌詞的地方就一定要打貓跟魚的手語給寶寶呦!

831微信照片_9331

寶寶手語搭配音樂很有趣,可是我怎麼知道寶寶有沒有在學呀?他現在又還不會說話呢,我怎麼看得出來他會不會呢?有一個可愛的男寶寶在六個月大看家裡大人都跟他打「ㄋㄟㄋㄟ」的手語,有一天早上不是媽媽平時給他喝奶的時間,他自己坐在小床裡,打著「ㄋㄟㄋㄟ」,啊~原來是在告訴媽媽,我想喝奶呢!看到寶寶在小床裡開心地對著媽媽打手語,媽媽好開心!我們人學東西是這樣子的,一定是從理解開始,慢慢累積之後才會主動去使用的。所以我們知道了,寶寶還沒有使用手語、還沒有開口說話,是不是就表示他沒有在學手語、沒有在學話怎麼說呀?不是的歐。寶寶會使用手語溝通、會開口說話,都是經歷漫長、耐心的聽、看、感覺爸爸媽媽平時手語怎麼打的、話怎麼說的,累積一段時間,他們會以各自的發展進度,開始主動使用手語,一直到也可以跟我們一樣邊說邊打手語呢!

 

那我們一定也要來學會這個男寶寶已經會的「ㄋㄟㄋㄟ」這個手語,一樣的,使用你的慣用手,右手掌心朝左打開,或者左手的掌心朝右打開,這個手語的動作是單手開合開合,好像我們在擠奶一樣歐,這個手語的位置高度大約在你的肩膀前方。這就是小寶寶很重要的食物:ㄋㄟㄋㄟ的寶寶手語。

milk 手語  

 

還有一個寶寶他的爸爸媽媽從他一出生就開始教他「爸爸」、「媽媽」的手語,四五個月大的時候,爸爸每次下班回家,一進門,寶寶就開心的一直打「爸爸」的手語。很有趣的是這個媽媽說,寶寶學手語一段時間了,他突然很開心的打給我看,可是他打得不標準耶。該怎麼辦呢?四五個月大寶寶他打的「爸爸」的手語,一開始媽媽還真辨認不出來寶寶是想要表達什麼。但是仔細觀察寶寶打這個手語的時機點,都是爸爸進門的時候,加上寶寶打這個手語的時候,手的位置在高高的地方一直揮舞,爸爸媽媽幾次之後發現,寶寶很一貫性的這樣做,確認了寶寶原來在開心得叫「爸爸」呢,爸爸下班回來啦!我們就要來學看看這個寶寶已經會的「爸爸」的手語怎麼打:使用你的慣用手,一樣左手掌心打開朝右、右手的話就是掌心打開朝左,然後位置呢是在額頭中心的地方,用大拇指輕點一下。這就是爸爸囉!學會了爸爸,那媽媽呢?媽媽手語的姿勢跟動作是一樣的,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地方不同呦,那就是位置是不同的,我們把手的位置從額頭中心往下移到你的下巴中心點,輕輕點下,這就是媽媽。

831微信照片_79  831微信照片_3547  

那寶寶一開始學手語,都會這樣不標準嗎?是呦,就像寶寶要開口學說話,一定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口腔的肌肉、感覺聲帶的位置、舌頭的移動等等,這是牽涉非常細微而且複雜的成熟過程,我們常常說,這是一種「臭拎呆」的過度現象。而手語也是一樣,孩子要能夠掌握手部肌肉開合、小小指頭能夠靈活、手要升高到額頭的位置,孩子要到能夠這樣成熟的估計距離、方向等等,是需要時間練習的歐。那麼為了要讓孩子保持繼續學習的動機,我們要很積極的辨認出來寶寶要打的原來就是那個手語呀,然後很開心的回應他,歐原來你是在叫「爸爸」呀,我們呢也一邊回打「爸爸」給寶寶看,讓他知道他被理解囉。但是呢我不需要去硬性的規定孩子的精準度的,就像剛剛提到的,寶寶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自然而然產生這種不精熟的手語是很正常的過渡時期歐!

我們現在來複習一下,最一開始我們學會了三種動物的寶寶手語:狗、貓咪、魚。這三個手語都還記得嗎?來,狗狗是拍拍你的臀部外側靠近大腿的地方。貓咪是兩隻手在嘴巴旁邊捏出貓咪的鬍鬚。魚是兩隻手合掌像魚一樣往前游出去。我們還學會了「爸爸」「媽媽」「ㄋㄟㄋㄟ」:爸爸是手掌在額頭前,拇指點點額頭中心。媽媽則是拇指點點下巴中心。ㄋㄟㄋㄟ是一隻手開合開合就像在擠ㄋㄟㄋㄟ一樣。好快我們就學會六個重要的手語囉!

一旦我們的寶寶開始使用手語溝通之後,一定會發現孩子情緒比較穩定呦,因為他們有一個很棒的工具,是符合他們的生理跟認知發展階段可以用的,他會很喜歡也會漸漸習慣使用的。那會不會寶寶習慣用了手語溝通,他就變得很依賴呀,會不會將來怎麼樣都不開口說話了呀?我們在一開始提到兩位重要的語言學家LindaSusan的研究發現,她們當時便對這個問題提出了科學上的證明,只要我們的聽人寶寶在這樣正面的語言刺激環境中,學會在開口之前就用手語來表達自己,是一點也不會延後他們接下來的口語階段的。當年的研究當中有一組寶寶是不接受任何手勢語言的學習跟家人溝通、有一組的寶寶是接受手語的學習,這兩組孩子在開口說話之後,有接觸寶寶手語的這組孩子,他們在字彙量和認知功能上,都有更好的表現。所以我們知道,溝通是不會延遲溝通的,手語是一種溝通工具、口語也是,這兩者互相輔助,在說話功能成熟之前,對寶寶和您的親密感建立、他的語言和認知發展有重要的階段性任務。

那什麼時候寶寶開始學手語好呢?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在這裡可以給爸爸媽媽參考呦。就是當你每次告訴孩子,跟誰誰說再見歐,你的孩子就會揮揮手跟對方表達再見。這個溝通情景如果已經在你們的家庭生活中出現了,那就是您的寶寶可以開始學習手語的好時機囉!我們知道人類是群聚生活的動物,我們天生就有學習語言的能力,為的是我們有要和周遭世界緊密連結、互相溝通的天性,這是幫助我們在社會生存重要的一環,因此我們才會看見即使還沒開口說話的孩子,就有十分強烈的溝通慾望,從最基本的溝通形式「哭泣」開始一直發展到手勢型的非口語溝通,然後進入口語的發展。

還記得在情緒物語當中Ivy老師跟大家一起探討了寶寶因為腦部的發展,時常會有情緒高漲、行為不理智的階段,我們知道了即便是已經會講話的孩子,很多情況之下寶寶手語還是有它輔助的功能。尤其是遇到和情緒相關的表達,通常孩子在哭鬧或者講不聽的時候,我們會問不出來他到底要什麼或者很難安撫孩子,你們家也有過這樣的情況嗎?我的朋友帶著興奮的兩歲半的小女兒第一次去動物園,她們家已經在繪本故事書裡面看過很多動物的圖畫了,而上動物園是頭一遭。寶寶因為非常興奮,一連看了好幾個動物,不一會要停下來吃飯了,吃一吃呢,大人就準備往下一個動物區去了,寶寶突然停在原地鬧脾氣來,怎麼就是不肯說到底要什麼。小孩拖拉遷就不得,接著就大哭,本以為是吃不夠,但孩子突然就在淚眼汪汪的時候給媽媽打了一個剛剛已經去看過的「熊」的手語。啊,原來女兒小手比一比,她意思是想回頭再去看熊呢!

當孩子的口語功能突然因為高張的情緒而退回到用最基本的哭泣時,表示這個情況對孩子來說一個高壓力的狀態,孩子就更需要除了口語之外能夠幫助他的工具,寶寶手語就是一個很好的表情達意的媒介了。親子之間的互相了解,是新新寶母介紹給各位爸爸媽媽的每一種工具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今天的最後,我想藉由一首可愛的再見歌曲,作為我們今天寶寶音樂手語講堂的結束好嗎?要唱再見歌,那我們一定就要先學會再見怎麼打囉,我們單手手掌打開,四指往掌心闔下再張開,這就是「再見」。我們已經學會「爸爸」「媽媽」囉,我們要多認識一個好重要的人,那就是「寶寶」,寶寶都是抱在懷裡的,所以兩隻手疊起來在懷裏搖一搖,就是「寶寶」的手語。我們這首歌唱兩次,讓大家更熟悉旋律,那麼每次唱到你會的手語的歌詞,就要記得邊唱邊打出來呦,歌詞:Bye bye 爸爸、Bye bye 媽媽、Bye bye寶寶,我們下次再見。Bye bye 爸爸、Bye bye 媽媽、Bye bye寶寶,我們下次再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新寶母 Nu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