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媽媽咪呀〞媽咪幫的家長們,大家晚安,我是來自台灣NUTURER新新寶母講師-黃青宜老師,大家也可以叫我多多老師。今天晚上很榮幸來直播線上跟媽咪幫的家長們介紹「人初千日」系列主題當中的「故事繪本」。
首先,先簡單的來說明「什麼是繪本」?繪本就是「以圖畫為主,文字占少部分。或者是,只有圖畫而不需要文字,寶貝也能看懂內容,有故事性或連貫性的書籍。」繪本也是文學和藝術的綜合體,可以帶領孩子進入圖像的世界,也讓孩子開始認識文字。而好的繪本就像一位好老師,在孩子成長發展過程中,可以引起孩子閱讀的興趣 、增進孩子的認知,也能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想像力、創造力、語文能力以及閱讀能力。
從寶貝一出生開始,在成長過程中,一直伴隨在寶貝身邊的除了家人之外,相信「繪本」在寶貝的成長過程中,也占有一部份的時間。在生命的前幾年,寶貝們最欠缺的,就是大量且豐富的生活經驗。寶貝在每天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都必須親身體驗、嘗試並從中學習,還可以藉由「繪本」了解到原有生活經驗以外的世界,來豐富寶貝們的視野。
近年來在許多專業領域學者的研究探討下,證實了「繪本」在寶貝成長過程中的幫助及好處,尤其是「親子共讀」。什麼是「親子共讀」呢?「親子共讀」是從寶寶0歲時,就開始陪著寶寶一起看書,說說書本的內容給寶貝們聽,雖然寶貝不知道書本是什麼?聽不懂也看不懂,只能透過可愛的小手摸一摸,用小嘴咬一咬、啃一啃來認識它。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每一位寶貝的第一本書,都會是布書,而且還有好多本布書的原因囉。但是寶貝們也會因為爸爸媽媽說書本內容的同時,加上寶貝自己耳朵聽到、眼睛看到、小手摸過、小嘴啃咬過,而漸漸的知道「哦~原來這是書呀!真好玩!」最重要的是可以透過「親子共讀」增進爸爸媽媽與寶貝的親密感情及互動品質呦。
說到這裡,一定有爸爸媽媽在想「寶寶還小,我在說書本內容給寶寶聽時,寶貝不願意乖乖的坐在我的腿上聽我說,寶寶會爬走,或是會玩別的東西,是不是寶貝不喜歡這本書?那我還要再說給寶貝聽嗎?」我想這應該是爸爸媽媽都會遇到的狀況。別擔心,寶貝不是不喜歡這本書,寶貝因為年紀還太小,專注力的時間還很短,爸爸媽媽仍然可以繼續念這本書,寶貝雖然在忙著自己的事情,但是寶貝的耳朵是打開的,對於爸爸媽媽說的內容,還是會聽進去的呦。寶貝也會隨著年紀的增長,專注力及閱讀繪本的興趣也會跟著增加,看繪本的時間也會漸漸的拉長。
在寶寶出生後,生命的前三年是轉變非常大的一個過程,0~3歲是寶貝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些發展包含了「感官發展、語言發展、認知發展、情緒發展、人際關係發展、生活自理發展」,更是培養寶貝閱讀習慣的重要關鍵時期。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透過「親子共讀」的互動來幫助孩子的各項發展。
我們就必須以寶貝在什麼階段發展的特性,來挑選適合寶貝的繪本類型。以下我分為兩個階段來說明,第一個階段是寶寶0~12個月(也就是從出生到一歲),第二個階段是寶寶12個月~24個月(也就是從一歲到兩歲)。第三個階段是寶寶24個月~36個月(也就是從兩歲到三歲)。
我們先來談談第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寶寶0~12個月大(從出生到一歲)。這個時期的寶寶主要是以身體動作來探索生活週遭的事物,寶寶會運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大的刺激及探索認識環境,我們就會發現在這個階段的寶寶,為什麼常常喜歡把東西放到嘴裡啃咬的原因。這也就是前面我有提到寶寶會透過小手摸摸,小嘴啃一啃、咬一咬來認識書的原因囉。寶寶同時也很喜歡看和聽,喜歡傾聽以及跟隨著爸爸媽媽的聲音、在爸爸媽媽說話時,會咿咿嗚嗚的回應並模仿大人的聲音與語氣,甚至解讀大人的動作、手勢和表情。在這個時期,爸爸媽媽可以幫寶寶選擇用色單純有對比色明顯、圖案輪廓線條粗黑的觸覺書、布書或是洗澡書,都有助於寶寶的感官發展,在寶寶用嘴巴啃一啃、咬一咬探索的同時,也不怕被寶寶咬壞。而且材質安全、輕巧也很好清洗。從一開始的玩書、翻書,雖然只是簡單的把玩,千萬別小看這件單的把玩,漸漸的寶貝會知道書的內容,也會主動找書來看。這也是幫助寶貝進入正式閱讀前的開始做準備。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第二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寶寶12個月~24個月(從一歲到兩歲)。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開始會爬、會走路,透過爬、坐、站、走路來呈現大肌肉的發展,同時也透過抓、丟、拉、推、咬來發展小肌肉的協調能力,為他們可以獨立行動的能力開始做好準備。這個階段的寶寶需透過眼神的接觸、語言和手勢來與照顧者維持緊密的聯繫,寶寶也開始了解語言的意義和溝通的目的。觸覺書、布書、洗澡書,在這個階段也還是適合寶貝繼續閱讀。另外,我們還可以挑選專為嬰幼兒製作紙質堅硬、裝訂牢固的硬頁書、洞洞書、翻翻書。我也挑選了一本繪本,是適合與這個階段的寶貝一起來閱讀,在後面我會跟各位爸爸媽媽一起分享這本繪本。
我們在和寶貝進行共讀時,爸爸媽媽要記得把說話的速度減慢、發音咬字清楚,可以幫助寶寶學習語言、增進詞彙。同時,爸爸媽媽也可以隨著書本內容改變音調及做出動作來吸引寶寶的注意,讓寶寶能夠更加清楚書本說的是什麼。在寶貝還不認識文字的階段,他們會把文字當成符號,但透過爸爸媽媽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寶貝了解每個文字都有獨特的語音與代表的意義。
當寶貝的語言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時,我們可以透過問與答的對話方式來進行,透過問與答的互動中讓孩子知道更多的詞彙,建立孩子的詞彙資料庫。舉個例子來說,當寶貝看到氣球時,我們可以問寶貝「寶貝,這是什麼呢?」,寶貝會說球球。那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回答寶貝「對,是一顆紅色的氣球」。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寶貝增加詞彙,寶貝們也就會慢慢模仿成熟的語言了。
最後是第三個階段,第三個階段的寶寶是24個月~36個月(從兩歲到三歲)。這個時期的寶貝對生活上的每件事物、語言的意義充滿了興趣,語言成為寶貝與其他人互動的最新方式。通常在兩歲的這個時期也就是語言爆炸期,寶貝不僅喜歡聽爸爸媽媽跟他們說故事,也開始會注意繪本上的圖畫和文字以及重複性的詞彙,同時寶貝也會觀察爸爸媽媽說故事的方式,開始模仿爸爸媽媽說故事的語詞、聲調以及動作,這些都會讓寶貝覺得很有趣,甚至要求爸爸媽媽一直重複的再說一次呢。有的寶貝也會開始練習解說繪本上的文字及圖畫,一起加入和爸爸媽媽說故事的行列喔!
研究發現,嬰幼兒閱讀與人格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孩子透過繪本上圖案及文字的學習,可以增加孩子詞彙量的累積,除了增進認知發展,還能夠強化語文能力及情緒的發展。
第一、「孩子的語文能力會影響社會發展」:寶貝藉由看書,漸漸的走出自我中心的時期,能慢慢的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聽懂他人的看法,這是孩子學會社交的方式。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著關鍵性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第二、「語文能力會影響情緒發展」,當孩子有害怕、生氣、難過這些負面情緒時,試著透過語言的表達,可以讓照顧者清楚明瞭。若是孩子的語文能力較弱,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情緒,獲得照顧者的理解,就比較容易以偏差的行為來呈現。
第三、「語文能力與知識的吸收」,嬰幼兒的生活圈小、生活經驗少,除了在日常生活的環境探索活動中學習,也需要透過書本吸收知識與孩子的經驗互相呼應,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
第四、「語文能力影響自信的發展」,因為透過閱讀累積孩子的詞彙量,在表達的過程中會清楚自己的想法,思考如何正確的表達讓人清楚明瞭。增進孩子的自信心。
接下來我挑選了兩本硬紙板的繪本,在「媽媽咪呀」的線上直播,跟各位爸爸媽媽們一起分享。這兩本繪本都是適合0~3歲的寶貝們翻閱的,也是台灣教育部在推廣Bookstart 閱讀起步走 「嬰幼兒讀物建議書單」100本好書當中的其中兩本繪本。
第一本是「艾瑞‧卡爾」的「從頭動到腳」。七十歲的色彩魔術師「艾瑞‧卡爾」,已經創作過《好餓的毛毛蟲》、《好忙的蜘蛛》等七十多本經典圖畫書,他的作品已被翻譯成二十七種語言,在全世界發行。擅長剪貼畫的「艾瑞‧卡爾」,喜歡先將顏料塗滿畫紙,再透過剪、割、拼貼的方式來呈現,圖案的色彩鮮明活潑,就像充滿了快樂魔法一樣。在「從頭動到腳」的這本繪本裡,白色簡單的背景把動物和小朋友的圖像,襯托得更為鮮艷生動。
各位爸爸媽媽們,準備好了嗎?我要開始說故事囉!
「從頭動到腳,作者 艾瑞‧卡爾」
「從頭動到腳」。
「我是企鵝,我會轉頭。你會嗎?」
「這個我會!」
「我是長頸鹿,我會彎脖子。你會嗎?」
「這個我會!」
「我是野牛,我會聳聳肩膀。你會嗎?」
「這個我會!」
「我是猴子,我會擺動胳臂。你會嗎?」
「這個我會!」
「我是海豹,我會拍手。你會嗎?」
「這個我會!」
「我是大猩猩,我會捶胸。你會嗎?」
「這個我會!」
「我是貓,我會把背弓起來。你會嗎?」
「這個我會!」
「我是鱷魚,我會扭屁股。你會嗎?」
「這個我會!」
「我是駱駝,我會跪下來。你會嗎?」
「這個我會!」
「我是驢子,我會踢後腿。你會嗎?」
「這個我會!」
「我是大象,我會剁腳。你會嗎?」
「這個我會!」
「我是我,我會動動腳指頭。你會嗎?」
「這個我會!這個我會!」
故事說完囉,各位爸爸媽媽們還喜歡這個故事嗎?「從頭動到腳」是「艾瑞‧卡爾」用他的彩繪剪貼畫,畫出12種不同動物的「招牌動作」、12種動物的名稱、11個身體部位,這些動作從頭到腳每個部位都有。爸爸媽媽在說完「我是大象」的時候,可以加上動物的聲音「我是大象ㄏㄥˊ~」、,讓寶貝聽聽聲音的不同。說到11種身體部位的名稱時動作時,爸爸媽媽可以陪著寶貝一起模仿動作,幫助肢體動作的發展。。另外,繪本裡也有重複的句型「我是○○,我會○○○。你會嗎?」、「這個我會!」重覆的句型練習在孩子的語言發展中是很重要的,也能夠增進孩子的詞彙量。
接下來,要介紹給爸爸媽媽的第二本繪本是動物翻翻書,是「羅德‧坎貝爾」的「親愛的動物園」。「羅德.坎貝爾」已經創作了100多本幼兒圖畫書,這本《親愛的動物園》在全球已經熱賣有30年的時間了,是全世界公認的玩具翻翻書的經典作品,好囉,我要開始說故事了!
「親愛的動物園,作者 羅德‧坎貝爾」。
「我寫信給動物園,請他們寄一隻寵物給我。他們寄來了一隻什麼呢?」
「箱子上寫著 動物園寄,還有 非常重!」
「打開一看是大象耶,可是大象牠太大了!我把牠寄回去。」
「所以 他們又寄來了一隻什麼動物呢?」
「箱子上寫著 動物園寄,還有 非常脆弱!」
「ㄟˊ你有沒有發現什麼呀?」
「打開一看是長頸鹿耶,可是長頸鹿牠太高了!我把牠寄回去。」
「所以 他們又寄來了一隻什麼動物呢?」
「箱子上寫著 動物園寄,還有 危險!」
「ㄟˊ這是什麼動物的身體?」
「打開一看 哇!是獅子耶,不行不行,獅子牠太兇猛了!我把牠寄回去。」
「所以 他們又寄來了一隻什麼動物呢?」
「箱子上寫著 動物園寄,還有 小心!」
「ㄟˊ,猜猜看,這是什麼動物的頭呀?」
「打開一看 哇!是駱駝,不行不行,駱駝牠的脾氣太壞了!我把牠寄回去。」
「所以 他們又寄來了一隻什麼動物呢?」
「這次寄來的不是箱子,而是個有蓋子的竹籃,上面只有一張 動物園寄 的紙條。」
「打開一看 天呀!是一條蛇,牠好可怕喔!我把牠寄回去。」
「所以 他們又寄來了一隻什麼動物?」
「這次是用紙箱寄來,上面貼著一張 動物園寄」
「咦!是誰在偷看呀?」
「打開一看 哇!是一隻在香蕉的猴子,但是牠太調皮了!我把牠寄回去。」
「所以 他們又寄來了一隻什麼動物呢?」
「小小的箱子上也只有一張 動物園寄」
「打開一看 哇!是一隻青蛙,可是牠太喜歡跳來跳去了!我把牠寄回去。」
「所以他們拼命的想,最後寄來了一隻什麼動物呢?」
「這次是一個籠子喔,上面寫著 動物園裡所有的朋友一起寄的。
「打開一看 是一隻小狗耶,牠太完美了!我把牠留下來。」
爸爸媽媽們,這本繪本是不是很有趣呢?在這本玩具翻翻書書裡,每一頁裡的小翻頁都躲著不同的動物,小翻頁的圖案就是裝著躲藏動物的木盒子、籠子、箱子或是籃子,外面還註明這隻動物的特性。大象就是非常重、獅子就是危險。寶貝可以透過翻開小翻頁的遊戲,認識許多動物、形容詞,同時也會觀察到裝動物的木盒子、籠子、箱子或是籃子,會隨著動物的體型大小而不同,也可以訓練寶貝的手指頭細部動作的發展喔。
很高興今天晚上在「媽媽咪呀」媽媽幫的線上直播,和各位爸爸媽媽分享這兩本經典好書,希望爸爸媽媽和寶貝會喜歡喔!「觀看是視野經驗的學習,也是生活經驗的學習基礎」。最後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透過「親子共讀繪本」的方式,來陪伴我們最愛的寶貝一起成長吧!加油!
講者介紹:黃青宜老師
NUTURER新新寶母講師
CBM全球母嬰按摩寶寶按摩講師
DS 全球嬰幼兒動能知覺瑜珈講師
文化大學推廣部嬰幼兒按摩瑜珈講師
保母系統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