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情提要上篇:講師媽咪育兒日記之大寶(上)-----林言臻
- Apr 28 Tue 2015 10:39
講師媽咪育兒日記之小寶(下)-----林言臻
- Apr 28 Tue 2015 10:04
講師媽咪育兒日記之大寶(上)-----林言臻
- Apr 22 Wed 2015 17:42
嬰幼兒音樂手語-----鄭宜珉
人類的嬰幼兒是一個一出生就具備了優良溝通能力的物種。
當嬰幼兒運用哭和笑這兩種與生俱來的能力, 吸引成人靠近, 滿足自己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他們就開始學習了“溝通”的意義和方法。
- Apr 22 Wed 2015 17:30
寶寶手語讓您與寶寶溝通無礙-----樂樂老師
寶寶手語源自於美國ASL(American Sign Language)。依據語言學家對寶寶溝通行為的觀察,發現所有寶寶在正式發出口語語言之前,就呈現許多的溝通行為。這些溝通行為在生活上隨處可見。當你抱著孩子站在窗戶前,他會輕輕的往窗外比,告訴你他想出門逛逛。看到喜愛的食物會露出興奮的表情,並用手勢告訴你他想要吃。寶寶們會利用他們的一指神功指向他們有興趣或想要的物件,告訴你,那是他想要的。以上的種種行為充分的表示,孩子在口語能力成熟前是有想法的,有強烈的溝通、表達欲望。我們要如何引導孩子們正向且正確的表達自己的需求以及情緒,寶寶手語就是一個很實用的工具。
- Apr 22 Wed 2015 17:13
嬰兒副食品製作-----邱貴蓉
嬰幼兒進食副食品,除了增加更豐富的營養之外,也代表了一種“成長的喜悅”。製作副食品時,可掌握一些原則,再作變化料理,不僅製作輕鬆、寶寶也樂開懷。
- Apr 22 Wed 2015 16:11
養成寶寶良好飲食習慣-----林靜伶
台灣的一句俗語:「吃飯皇帝大。」說明〝吃飯〞對台灣人來說是很重視的事情,當然如果一個開始進食副食品的寶寶若能吃得好(多),都會讓照顧者開心不已,但若寶寶吃得不好(少),相對有部分的照顧者,為了可以讓寶寶吃得好,就會絞盡腦汁的製作副食品,而此時該培養的飲食習慣,也都暫時擱一邊不去想,所以偶爾在公眾場所可以看到追著寶寶餵東西的成人,或者是媽媽餵孩子的同時,爸爸在一旁趕快填飽自己肚子,好等一下抱小孩換媽媽吃;在家中就更不用說,為了讓孩子能吃好,副食品和電視是同時餵養孩子…等等。難道我們真的沒有機會,和寶寶一同坐在餐桌前,優雅且愉快的用餐嗎?答案絕對是可以的,以下有一些方法,可以提供爸爸媽媽們參考。
- Apr 22 Wed 2015 15:37
嬰兒副食品-----黃品欣
嬰兒期的營養是一生健康的基礎,斷奶後副食品的營養會影響日後的發育。我國嬰兒從出生到六個月時,營養發育跟西方國家一樣好,但 是由於對嬰兒副食品營養的忽略,六個月之後嬰兒的發育與發展就漸漸不如歐美了,可見營養的副食品,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是相當重要的。
- Apr 22 Wed 2015 12:53
感覺統合遊戲活動-----彭瑞虹
- Apr 22 Wed 2015 11:17
親子感覺統合-----羅文玲 Polly
- Apr 10 Fri 2015 11:12
為什麼非洲的寶寶不哭 Why African Babies Don't Cry